隨著“互聯網+”逐步滲透餐飲行業,特別是移動智能終端日益普及之后,帶來的是顧客用餐在場景、方式等都發生巨大轉變,餐飲業的升級迭代正在引領新一輪的互聯網浪潮。
這一階段,最大的變遷發生在商家端,它們越來越傾向于依賴技術實現精耕細作,降本提效。美團點評CEO王興為此在2016年做出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的前瞻性預判,“互聯網+餐飲”正式進入下半場。
從2016年美團點評宣布推出餐飲開放平臺,國內知名的ERP主流廠商餐行健、天子星、天財商龍,屏芯、客如云等均已開始接入美團點評餐飲開放平臺。截止到今天,已經有數百家主流服務商加入美團點評餐飲開放平臺,成為美團點評推進新餐飲戰略的重要基礎。
通過業務無縫對接,彌補商家線上線下經營脫節的問題
下半場怎么玩?如何才能與極其分散的餐飲商家和餐飲服務商,共同建立起一個具有科技含量的生態體系?
美團點評餐飲開放平臺的基本打法是,通過與餐飲服務商無縫對接,將沉淀的業務能力開放給SaaS服務商,幫助商家實現外賣自動接單同步后廚,團購秒速驗券,評價實時管理,預訂,智能支付,門店信息線上化、全渠道會員、預點餐等功能。
餐飲行業的競爭態勢依然不容樂觀,目前仍未擺脫三高一低的現狀。據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張川給出的一組數據,目前全國餐廳門店數量1039萬,北上廣一年新開35.4萬,但北京餐廳一年倒閉率28.5%。
因為餐飲線上線下經營脫節,餐飲業運作流程長而復雜,餐企在經營過程中承受了大量交易成本。餐飲開放平臺彌補的正是餐飲的線上線下脫節這一缺口。面對當下困境,基于開放平臺匯集各方資源,互相協作,將是餐飲迅速提升線上化率的必經之路。
開放協作+數據接口標準化,避免陷入“偽智慧化”
通過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降本提效,也推動著餐飲服務商作為餐廳經營管理的樞紐不斷升級。
日前,艾瑞咨詢發布《2018年中國智慧餐飲報告》顯示,餐飲行業數據化和服務商發展的進程歷經了4個階段:
第一階段有了IT系統,相對最原始的手寫下單,傳統單機提升了商家的效率;
第二階段出現了BS架構的私有云,餐廳可以把門店的數據可匯總至總部,實現連鎖化管理;
第三個階段,餐飲軟件開始智能化升級,進入SaaS時代,數據儲存在云端,餐飲行業開始進入數據驅動運營的階段;
第四階段,智慧餐飲系統開始與平臺對接,平臺線上消費場景與門店線下消費場景融合,線上線下全渠道打通,餐廳真正實現實時在線。
近年來,餐飲SaaS越來越受到商戶的接受和認可,從2014年開始,一大批參與者涌入智慧餐飲行業,全國服務商多達上千家,競爭激烈,又魚龍混雜。
億歐《2018中國餐飲B2B服務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了當前餐飲B2B服務面臨的主要問題,其中服務商分散,各方數據不統一,業務流程分散孤立,成為最主要的問題之一。這導致了為商家提供一站式服務困難重重,餐廳經營效率提升遇到“天花板”。
另外,服務商單打獨斗,客觀上等于互相構建數據和市場壁壘,所謂的智慧系統,其實多數是“偽智慧”的,并不足以形成大數據能力。這些都會導致餐廳經營的一些關鍵能力,包括精準營銷、會員管理、訂單整合、資源協作變得難以實現,從而提高了餐廳運營成本。
從這些現實的困難,亟待平臺型服務商開放業務能力進行破解。美團點評餐飲開放平臺為此通過業務開放協作、數據接口標準化,幫助服務商和商家建構起線上線下一體化和大數據運營的能力。
據了解,美團點評餐飲開放平臺為線下商戶和服務商提供了線上線下一體化全鏈條的整體解決方案,包括提供菜單展示、預訂、排隊、點餐、支付、評價、全渠道會員等功能。從“引流曝光”、“優化體驗”、“提高轉化”、“輕松管理”、“降本增效”等五大方面,為餐飲老板解決在經營中的實際痛點。
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張川表示,美團點評正在從互聯網企業演變為產業互聯網企業。餐飲開行業面臨著新的機遇。未來,美團點評在互聯網與產業的結合上會更加緊密。